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
但馀良干在,何必艳花繁。
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
芳菲如可采,岂得侍君轩。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杏解嘲:这里的“杏”指的是杏花,一种常见的春季花卉。“解嘲”意味着能够理解并接受自己的处境或命运。整首诗以杏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富贵荣辱的看法。
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这句话的意思是,造物主(天地)本身并不属于我,世间的荣枯变化不足以用言辞来描述。这里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世事变化的不可预测性。
但馀良干在,何必艳花繁:这里“良干”可能指的是坚强、正直的品质,而“艳花繁”则是指繁华、华丽的外表。诗人指出,只要拥有这些美好的品质,就足以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无需过多的外在装饰。
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这两句描述了园林的美丽景象。华林苑和梓泽园都是古代皇家园林的名字,象征着奢华和欢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出虽然生活可以追求美好,但过度的奢侈和欢乐反而可能带来烦恼。
芳菲如可采,岂得侍君轩:这里的“芳菲”指的是芳香的花木,而“侍君轩”则是指侍奉帝王。诗人认为,即使可以采摘到美丽的花朵,也不应该为了侍奉君王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借杏花自喻,表达自己淡泊名利、追求高洁品质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意境优美而著称,此诗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