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漉沧波耗,征输泽国贫。
婴罗矜赤子,运策借能臣。
拜手觚棱晓,浮舟狼汤春。
东南待苏息,别酒莫逡巡。

【诗句释义】

熬漉沧波耗,征输泽国贫。

婴罗矜赤子,运策借能臣。

拜手觚棱晓,浮舟狼汤春。

东南待苏息,别酒莫逡巡。

【译文】
在苍茫的波浪中,我们被消耗殆尽,而国家的财政却依然贫困。
我们怀抱着赤诚之心,希望拯救那些无辜的百姓,并依靠有才能的贤臣来实施他们的策略。
早晨我向皇宫的门把手致敬,春天的河水如沸水般沸腾。
让我们的祖国在东南等待安宁和休息,告别时不要犹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国家财政的困境、人民的疾苦以及贤臣的施政等场景,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深深不舍之情。

首联“熬漉沧波耗,征输泽国贫。”描述了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里的“熬漉沧波”比喻了国家的经济状况如同大海里的波浪一般动荡不安,而“耗”则暗示了国家的资源已经被耗尽。“征输泽国”则描绘了国家在征税过程中的艰辛,因为泽国的百姓生活困苦,无法承担沉重的税负。

颔联“婴罗矜赤子,运策借能臣。”则是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诗人希望通过贤臣的智慧和才能,能够拯救那些无辜的百姓,使他们摆脱困境。“婴罗”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保护和照顾百姓的意思,而“赤子”则是指无知的百姓。诗人希望贤臣能够像慈母一样关爱他们,给予他们温暖和希望。

颈联“拜手觚棱晓,浮舟狼汤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场景。诗人向皇宫的门把手鞠躬致意,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而春天的河水如同沸水一般沸腾,象征着国家的混乱和动荡。诗人在这里用比喻手法,将国家的状况比作一个充满危机的世界,而他自己则如同一只小船,需要在汹涌的波涛中航行。

尾联“东南待苏息,别酒莫逡巡。”则是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诗人希望他的国家能够在东南地区找到安宁和恢复的力量,而自己则不会因为离别而迟疑不决。“苏息”一词在这里意味着恢复平静和秩序,而“逡巡”则表示犹豫不决或徘徊不前的状态。诗人鼓励友人要坚定信念,不要因为离别而动摇自己的斗志。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国家的经济困境和百姓的疾苦,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希望。同时,诗人也通过与友人的分别场景,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决心。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