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波与邓林,鱼鸟久飞沉。
一旦成陈迹,何人识寸心。
高山亡景行,流水失知音。
泪尽离东阁,归来破故琴。
诗句释义:
沧波与邓林,鱼鸟久飞沉。
译文:
大海的波澜和邓林的树木,让鱼鸟已经久久地消失在水底。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海洋、邓林和鱼鸟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沧海波涛汹涌,邓林树木挺拔,而鱼鸟却已经消失在水底,象征着生命在自然界中的渺小和无常。
天宝年间的政治斗争,司马光曾因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他写下了《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以挽歌的形式表达对故相国颍公(即宋庠)的哀思之情。
诗句释义:
一旦成陈迹,何人识寸心。
译文:
一旦成为历史的痕迹,又有谁能理解我的一寸真心?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相国颍公的深厚感情。他们曾经共同经历了许多事情,但岁月流转,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如今,颍公已经成为历史的尘埃,诗人只能感叹自己的真心无人能懂。这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感在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诗句释义:
高山亡景行,流水失知音。
译文:
高山上的风景已经不复存在,流水的声音也失去了知音。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高山和流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感慨。高山上的景色虽然美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会逐渐变得荒凉;流水的声音虽然悠扬动听,但如果没有人能够理解它的意境,它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知己难求的深深感慨。
诗句释义:
泪尽离东阁,归来破故琴。
译文:
泪水流尽之后离开了东阁,归来时只带着一把破旧的琴。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描述离别和归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东阁是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也是他情感的寄托之所。当诗人离开东阁时,他带走了自己的泪水;而归来时,他只剩下了一把破旧的琴。这把琴见证了诗人的一生经历和情感世界,也承载着他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离别和归来场景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感。
诗歌背景:
这首诗是司马光在天宝年间政治斗争中所写的挽歌辞。当时司马光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情和哲理的诗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故相国颍公的哀悼之情,还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