赑屃青崖裂,喧豗白浪豪。
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
柏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
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
谒三门禹祠
赑屃青崖裂,喧豗白浪豪。
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
柏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
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
译文:
在谒见三门禹祠时,我看到了赑屃青崖的裂缝,喧嚣的白浪显得格外豪放。
我的客舟轻轻漂浮在摇曳的木叶之上,生活就像脱离了鸿毛一样轻松。
古柏映衬着孤独的山峰,而铭文则刻在了高耸的绝壁上。
那些河神们并不从事耕作和纺织,他们只是轻易地戏弄着风云。
注释:
- 赑屃(bì xǐ):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形象为龟和蛇的结合体。
- 青崖裂:形容山崖上的石头因风雨侵蚀而破裂。
- 喧豗(xuān chōu):形容水声大且响亮。
- 客舟:指诗人乘坐的小船。
- 木叶:树叶,泛指树木。
- 生理:指生计,生活。
- 柏:指的是古柏树。
- 孤峰短:形容山峰孤立,形态短小。
- 铭书绝壁高:指在峭壁上刻有文字或碑文,显示其高耸入云。
- 河师:指河神,这里用“河师”来代指河流之神。
- 耕织:指农耕和纺织,是古代人们的基本生计方式。
- 容易:轻易,毫不费力。
- 戏风涛:形容轻松自如地应对风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谒见三门禹祠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通过赑屃青崖裂、喧嚣白浪豪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气势宏大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作了铺垫。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客舟在木叶上漂浮的情景,传达出生活的轻松与自在。然而,这种轻松并非源自于物质的富足,而是心灵的超脱。
第二句“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鸿毛”这一典故。鸿毛轻盈如飞,象征诗人生活无忧无虑,如同飘渺的鸿毛一般轻盈。这里的“生理”一词,既指生计,也暗指生命的意义。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领悟。
第三句“柏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诗人通过对古柏映衬孤峰短、铭文镌刻绝壁高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高远和历史的厚重。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崇。
最后两句“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诗人以河神为例,揭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其生存之道,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生活方式。这里既有对河神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世事的达观态度。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