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犬吠柴门,荒鸡鸣远村。
河声空自急,月影不曾浑。
木末星犹白,榛中露已繁。
客心独惆怅,四顾与谁言。
【注释】
早行:早起赶路。柴门:用柴草编成的门。
吠:狗叫。柴门:指农家小门。
荒鸡:野鸡,也叫山鸡。
河声空自急:指河水的波涛声在早晨特别响亮,像在催促着人快点赶路。
月影不曾浑:月亮的光辉照不到远处的树林里,显得有些昏暗不明。
木末星犹白:树枝上挂着的星星还清晰可见。
榛中露已繁:指在森林里露水已经很多了。
客心独惆怅:诗人因旅途劳顿而感到孤独和寂寞,心情十分忧郁。
四顾与谁言:四处观望,没有人可以交谈。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途所见之诗。诗人于清晨出发赶路,一路上看到许多景物,有喜有忧。“寒犬吠柴门”一句是说,寒冷的晨曦中,一户农家的柴门被一只寒犬的叫声惊醒。这一句写出了作者的旅途初景。“荒鸡鸣远村”,是说天刚亮时,远处村落传来了公鸡的啼叫声。“荒鸡”即野鸡,这里泛指公鸡。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早起赶路的情景。诗人在《宿建德江》中写道:“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此处也是以“荒鸡”代称“客愁”。
“河声空自急,月影不曾浑。”两句描写了诗人在行进途中,听到河水潺潺流动的声音,看见天空中的月亮也明亮得无法掩盖它的光辉。诗人用两个动词“自”字来形容河水和月光的状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景象。这里的“自”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接下来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寂寞感。诗人看到树木上的星星还清晰可见,但森林里的露水已经很多了。这些细节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和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诗人写到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无助。他四处张望,却找不到可以交谈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之情。诗人通过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悠长,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还表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心理体验和思考。整首诗充满了诗意,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