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居人后,清涂忝众先。
瓠因无用弃,木为不才全。
比得林泉趣,仍依邑里贤。
自惭头半白,方解赋归田。
酬张三十秀才见赠
朴学居人后,清涂忝众先。
瓠因无用弃,木为不才全。
比得林泉趣,仍依邑里贤。
自惭头半白,方解赋归田。
注释:
- 朴学居人后:朴素的学问不如别人的深奥。
- 清涂忝众先:在众多人中,我谦让地排在最后。
- 瓠因无用弃:葫芦因为没用而被遗弃。
- 木为不才全:树木因为不成材而被人砍伐。
- 比得林泉趣:与山林泉水的情趣相比。
- 仍依邑里贤:仍然依赖当地的贤人。
- 自惭头半白,方解赋归田:因为我年事已高,所以感到惭愧。现在才懂得了回家种田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一位名叫”张三十秀才”的朋友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浅薄、不被重视的无奈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朴学居人后”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的学问虽然朴实无华,但并不出众,只能屈居在众人之后。这反映了诗人谦虚的性格。
次句“清涂忝众先”,则表现了他对自己的不满和自嘲。他认为自己在学术上没有达到顶尖的水平,只能排在别人之后。
第三句“瓠因无用弃”,用葫芦被遗弃的典故来比喻自己的无用之处。他认为自己虽然有一定的才能,但由于不被需要或认可,最终被抛弃。
第四句“木为不才全”,则是说树木因为没有用处而被砍伐,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自己的无用之感。
第五六句“比得林泉趣,仍依邑里贤”,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泉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地贤人的尊敬和依赖。他认为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找到真正的趣味和安宁。
最后两句“自惭头半白,方解赋归田”,则是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自我感慨。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不再适合继续追求名利。这也是他对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调整和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比、讽刺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对自然、生活的态度。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豁达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