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城穷僻地,揽辔遍周流。
弊政已更化,名山不废游。
鸣驺留谷口,轻屐历岩幽。
聚看官仪者,相扶半白头。

【注释】

运使:唐代指转运使司的长官

虞部:唐官名,掌都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租赋。按行洛西诸县:指转运使司的官员到这些地方检查征收赋税的情况。

洛西:洛阳以西地区。

游所过名山有诗百馀首:游览所经过的名山,写下了一百多首诗。

蒙赐宠示俾之继作一首:承蒙皇帝赐给诗歌,让我继续写下去。

属城:隶属于某城的县城。

穷僻:偏僻偏远。

揽辔:握着马缰绳,表示要控制局面。

周流:遍览。

弊政已更化:已经改变的弊政。

名山不废游:游览名山的风气没有中断。

鸣驺:指官吏乘坐的马车声。

留谷口: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

轻屐:穿轻便的鞋子。

历岩幽:走过幽深险峻的山间小路。

聚看官仪者:聚集观看官员仪仗的人。

相扶半白头:互相搀扶的老人头发已经花白。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任监察御史时写的,他在任职期间经常巡视各州郡,关心百姓疾苦,因此写下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新唐书》本传说他“在位之日,有能听其言而利民用者,无不即为立去”。此诗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首联点明写作缘起,即由于巡察工作,因而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写下了一百零一首诗。

颔联表明自己已经改变了以前的错误做法,现在重视发展生产,治理国事,但并不影响游览名山的大好时光。

颈联描写了自己游览名山时所见景物,如鸣驺留谷口,轻屐历岩幽等,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尾联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群老人聚在一起观看着官员们仪仗队,相互搀扶着,头发已经花白,表现出他们勤劳一生却仍然贫困的生活状态。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够深入人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深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