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
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
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
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

【注释】

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一年到头陪着你欢度佳节,可还是不能摆脱阴云笼罩。

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果然下了一场及时雨,又何必欣赏满地月光呢?

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可惜灯光昏暗,只听见滴嗒的漏声不断。

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庾公兴致很高,长时间停着车马听歌看舞。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人因有感于“经年陪侍佳辰良会”,而作此诗以奉慰友人。全诗写景抒情,情韵悠长。

开头两句是起笔,先从时间上落笔。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诗人陪伴留守宣徽(指皇帝)登上西楼,正值细雨纷纷,月亮迟迟不出来。“经岁侍佳节”一句中的“经岁”是说一整年,表明诗人在这一年里一直陪伴在皇帝身边。“无如阴霭何”一句是说在这阴云密布的时候却盼不到月亮出来,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节日的渴望。

三、四句是第二层。“果然时雨足”是说下起了及时雨,解除了人们的暑气;“安用月华多”是说有了及时雨,就用不着欣赏满地月光了。这两句的意思是,既然及时雨已经来了,那月亮又有什么可看的呢?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与雨和月的对比来突出“及时雨”的好处。

五至八句是第三层,也是全诗的高潮。“未免银缸进”中的“银缸”指的是油灯,说明夜深了,但室内仍然灯火通明。“空闻玉漏过”中的“玉漏”也是计时器,指漏壶里的水一滴一滴流完,说明时间过得很慢。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等待中焦急的心情。“庾公兴不浅”一句中的“庾公”指庾信,他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这句诗说的是庾信虽然年纪大了,但兴致不减当年。“久为驻鸣珂”,意思是他为了能多陪陪朋友,所以久久地停着车马听歌看舞。这里的“驻鸣珂”是说停下马车听歌,“鸣珂”指车上装饰有铜铃的声音。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庾信老当益壮的赞美之情,也表现出自己久候之苦。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