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菜来从若木边,非膏非沐绿宛延。
玉盘委积羞佳客,不是陶家无馔钱。
【注释】
昌言:人名。咏石(yuàn shí):指咏石诗。石发诗:咏石的诗歌。三章:三首。模写:模仿、仿效。精楷:精心地刻画或描写。殆难复加:难以再增加。仆:作者自称。若识之久者:如果认识得久的人。辄(zé)复:就。强为:勉强做。以继其后:用来补充前面的诗歌。庶(shù)几:希望。肩差(duō chāi)适足:勉强满足。前诗之舆(yú)台:前一首诗的陪衬物。舆:古代的一种车辆,这里比喻陪衬物。耳:《论语•先进》记载子贡问孔子:“赐也何如?”孔子说:“女(汝,你)方且(将要)乐乎,吾(我)则否。”子贡曰:“夫子何其多与!”孔子曰:“多闻阙疑,一闻阙疑,终身不矣。”“阙”通“缺”,缺失的意思。
【赏析】
《咏石》是一首咏石的七绝,全篇紧扣咏石这一主题,运用比照手法,先写石的形貌,后写石的用途;先写石的外观,再写石的内在质地,最后抒发自己对石的感情。此诗语言平实自然,朴素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哲理。
第一句:“琅玕来从若木边,非膏非沐绿宛延。”这一句的意思是,翠绿的琅玕来自若木边,不是涂上油膏就是沐浴过水,它的外表绿色长流而延绵不断。琅瑽:一种美玉名。若木:传说中的神树。膏:涂抹。沐:沐浴。绿宛延:绿色的水流延绵不绝。
第二句:“玉盘委积羞佳客,不是陶家无馔钱。”这一句的意思是,像玉盘一样堆积着的美味佳肴足以让客人感到羞惭,这不是因为家里没有钱财而是由于菜肴太美。委积:堆聚的样子。馔(zhuàn)钱:食物的美价。陶家:泛指家中,此处有“我家”之意。
第三句:“玉盘委积羞佳客,不是陶家无馔钱。”这一句是前两句的概括和总结。“玉盘委积羞佳客”是说佳肴美馔足以让人羞愧;“不是陶家无馔钱”则是说这些佳肴美馔的价值并不在于金钱,而在于菜肴本身的美味,所以说“不是陶家无馔钱”。陶家:泛指家中,此处有“我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