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光华衮襚,家宝素书陈。
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台无复晓,柏径不知春。
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注释】邦光华衮襚:指国丧。家宝素书陈:指家中保存的先祖遗书陈列于堂上。东阁簪裾散:指官署内官员们纷纷离去。西芒宅兆新:指墓地已重新修整,坟墓已经建成。泉台无复晓:指墓地中泉水不再清澈。柏径不知春;指墓地周围的柏树已长得高大茂盛,春天已过。高文在:指高文,即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高岑”,还与岑参、王之涣、王昌龄、王维、李白合称“边塞五征君”。他的边塞诗创作成就最高,有“边塞诗匠”之称。

【赏析】此诗为挽宋相国公而作。宋相国公为张嘉贞之子,开元年间曾任宋州刺史,天宝初因事被贬至岭南。

首二句点明挽辞之意。“邦光”二句写宋相国公生前的荣耀和死后的情况:其子以国丧为由,将其父的灵柩运回原籍安葬;父亲生前的功绩被后人一一陈列,其家族所藏的先祖遗书也陈列于堂上。

三四句写宋相国公去世后的情景:昔日的官员们纷纷离去,墓地周围已长满柏树,春天早已过去。

末二句抒发挽者的感情:只有那高文在,他的诗歌芬芳如故,可与古人相提并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