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淮西蹙胡骑,王师尽扫无馀类。
武王伐纣报丰年,今者骄阳岂天意。
东求三茅西采石,塔中至人肯徒视。
明朝掣电骇翻盆,妇子犹能饱遗滞。

诗句解释:

  1. “今年淮西蹙胡骑” - 这句话描述了今年的淮西地区遭遇到了敌人的侵略,形势严峻。
  2. “王师尽扫无馀类” - 表示朝廷的军队已经将入侵的敌人彻底消灭,没有留下任何残余。
  3. “武王伐纣报丰年” - 引用了中国历史上的典故,比喻这次战争是为了报复敌人,希望能够带来好的收成和丰收。
  4. “今者骄阳岂天意” - 这里的“骄阳”可能指的是天气异常炎热,而“天意”则表示天气的变化是否与战争的目的相符。
  5. “东求三茅西采石” - “三茅”是道教中的三位仙人,这里指代寻求道教神仙的力量。“采石”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具体的事物,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殊的策略或方法。
  6. “塔中至人肯徒视” - “至人”通常指的是道德高洁、智慧超群的人,这里指代那些能够通过观察来预测和指导行动的智者。
  7. “明朝掣电骇翻盆” - 描述了一个壮观的场景,意味着明天将会有雷击电闪,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8. “妇子犹能饱遗滞” - 这个句子可能是指尽管天气炎热,但人们依然能够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暗示着民众的坚韧和适应能力。

译文:
今年的淮西地区遭受了胡人的侵扰,我们的王师已经将其彻底击败,没有留下任何剩余的敌人。
我们效仿武王讨伐商纣王以恢复丰饶的年景,如今面对骄阳似火的天气,难道这不是上天的意愿吗?
我们在东边寻找三茅的仙人,在西边采集石头上的神秘力量。我们相信这些道教仙人能够给予我们指引和帮助。
明天会有闪电劈打天空,可能会给大地带来一场大风暴,但我们不会因为天气恶劣而放弃努力。
妇女和孩子仍然能够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这显示了他们的坚韧和适应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通过对比战争的胜利和天气的变化,诗人可能在思考战争的意义以及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也不放弃希望。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道教的元素,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