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欣歌饮皆从欠,乐极悲哀自此生。
不见古人成礼处,主宾百拜只三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重要意象,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本题的关键词是“童丱”,即幼年时期。

童丱须知酒醴八篇,欢欣歌饮皆从欠。童丱:儿童。知:懂得。酒醴:酒食。八篇:指《少师礼》,古代祭祀先祖的一种礼仪。欢欣:高兴。歌饮皆从欠(zōu),指唱歌喝酒都以欠为节拍。从:依照。

乐极悲哀自此生。乐极:高兴到极点。悲哀:悲伤。

不见古人成礼处,主宾百拜只三行。不见:不看到。古人:指古人所行的礼节制度。成礼处:已成定规的礼节。主宾:主人和客人。百拜:一百拜,表示尊敬。行:实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赞美了古人礼仪之后,转而描写自己对于这种礼仪的看法。他认为这种礼仪太繁文缛节,过于繁琐,因此他主张简化礼仪,提倡自然,反对人为地束缚人的本性,这是其思想的核心所在。

首句中的“童丱”一词,既指出了作者所处的年龄阶段,又突出了作者的稚嫩天真,为后文的咏物铺垫。第二句“欢欣歌饮皆从欠”表明作者对于这种礼制的喜爱,认为这样的礼仪可以让人尽情地享受快乐,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对束缚的不满。第三句“乐极悲哀自此生”说明当人们沉浸在这种礼仪之中时,就会忘记自我,忘却快乐,从而引发悲伤的情感。最后一句“不见古人成礼处,主宾百拜只三行”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繁文缛节的厌恶之情。他认为这种礼仪过于繁琐,不符合人性,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此诗通过描绘一个小孩对于古代礼仪的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个性的追求以及对于繁文缛节的厌恶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