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梭札札未成端,织了先须纳县官。
请得却资泥土用,不知机上忍饥寒。

【注释】童丱(xié):儿童的帽子。八篇:泛指衣服的八种样式。千梭万札:形容织布的速度快,一昼夜能织成千条梭子和万把剪刀。纳:交纳,这里指完成。县官:地方长官。资:凭借,利用。忍饥寒:忍受饥饿和严寒。

【赏析】

这首诗是写农村妇女织布的情景。

“童丱须知衣服八”二句,写织布的常识。织妇织布,先要了解衣服的各种样式,然后才能下机织造。织成的衣服,必须交给官府缴纳赋税。这是织妇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千梭万札”二句,进一步说明织布的情况。织妇们日夜不停,织出很多布匹,这些布匹要经过检验,看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才能送到官府交税。

“请得却资泥土用”三句,写织妇们的劳动生活。她们辛辛苦苦织出的布,除了缴纳赋税以外,往往还要用来换取柴米、盐酱等生活必需品。织妇们虽然辛勤劳作,但是她们所得到的报酬,仅仅是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用品,她们忍受着饥寒,为官府服役。

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妇女织布的情景,表现了她们辛勤劳作、忍受饥寒、为官府服役的艰辛生活。诗中通过细节的描绘,展示了织妇们勤劳善良的品质和对生活的热爱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