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耕有禄及婴孩,饮啄当知所自来。
若也食焉无怠事,庶于报国有涓埃。
【注释】
童丱:指幼年。八篇:《论语》有《子路、曾晳、点、冉有、仲弓》、《尧曰》、《泰伯》、《颜渊》、《子张》《士志于道》等篇章,合称“五经”。
代耕:指受官禄。婴孩:幼儿。饮啄:喻指饮食和生活。所自来:由何而来。
若:如果。食焉无怠事:吃什么东西都不要懈怠。
庶:希望;但愿。报国:对国家贡献自己的能力。涓埃:微尘、小数。
【赏析】
这首七律以颂扬勤王之师为主题。诗中通过赞颂勤王之师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业绩,表达了对勤王之师的崇敬之情和期望之意。
首句“童丱须知稻粱八篇”,意谓幼年时就知道五经中的八章。这里用五经比喻为国效力的责任,表明勤王之师从小就懂得为国家尽责,为人民谋福利。
中间两句:“代耕有禄及婴孩,饮啄当知所自来。”意思是说,勤王之师能够获得俸禄,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懂得为国家尽责,为人民谋福利。这里的“代耕”指的是替人耕种田地,而“禄”则是指俸禄,即报酬或待遇。“饮啄”是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比喻生活来源的一种说法,这里指生活所需。“所自来”则是说这些生活所需来源于何处。
后两句:“若也食焉无怠事,庶于报国有涓埃。”意思是说,如果勤奋工作,就不会懈怠。这样,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这里的“涓埃”是微小的意思,表示贡献的微不足道。
全诗通过对勤王之师的赞美,表达了对勤王之师的崇敬之情和期望之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