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圣臣贤日,勤政在恤民。
差徭唯务息,赋敛直须均。
但使皆当富,何忧富却贫。
孟公仁义说,不取利吾身。
童丱须知恤民篇
宋代诗人史浩诗歌鉴赏与赏析
- 诗词原文
主圣臣贤日,勤政在恤民。
差徭唯务息,赋敛直须均。
但使皆当富,何忧富却贫。
孟公仁义说,不取利吾身。
- 诗句注释
- 主圣臣贤日:指君主英明,臣下贤能的时期。
- 差徭唯务息:差徭(即赋税、劳役等)只求减少或停止。
- 赋敛直须均:征收赋税和索取财物要公平合理。
- 但使皆当富:只要百姓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 孟公仁义说:以仁义著称的人物,这里指孟子。
- 不取利吾身:不追求个人利益。
- 译文解读
- 主圣臣贤日:君主英明,大臣贤良的一天,强调了君臣共同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 差徭唯务息:通过减少或停止差徭来减轻人民的负担。
- 赋敛直须均:征收赋税和索取财物要公平合理,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 但使皆当富:只要百姓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
- 孟公仁义说:以仁义著称的人物,这里指孟子,强调了仁者无敌的理念。
- 关键词解析
- 差徭:古代对农民征收的一种税负,包括兵役、劳役等。
- 赋税:政府向民众收取的财物,用于维护国家运转。
- 均平:公平合理地分配各种资源和权力。
- 赏析思考
- 政治哲学:史浩的《童丱须知恤民篇》反映了宋代理学化思潮下童蒙教育更加注重人伦纲常灌输的时代特点,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和处世之道的深远影响。
- 治国理念:诗中主张统治者应推行“仁政”,减轻赋徭以富民,体现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同时,强调不取利吾身,体现了廉洁奉公的政治品格。
- 社会关注:诗中的“但使皆当富,何忧富却贫”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避免贫富差距过大导致的社会不稳定。
- 文学价值:《童丱须知恤民篇》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