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声表至和,在乎民共乐。
百姓或怨咨,八音徒振作。
朝歌商纣擒,暖响奏婴缚。
四海得欢心,全胜听弦索。
【注释】
童丱:儿童。丱,儿童头上的布巾。乐声篇:指《乐府诗集》中所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编集,是一部收集和研究汉代至五代的乐歌、歌曲的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大量的汉代以来的民歌,反映了民间的音乐生活。
表:表现。至和:最和谐的声音。至和之声,指最和谐的声音。
在乎:在……之中。
百姓:老百姓。或:有时。怨咨(zī):怨恨。
八音:古代指宫、商、角、徵、羽、变徽、变羽、变变变变变变变调。振:振动,这里指声音。作:表演。
朝歌:古地名,在今河南汤阴县南,是商纣王的都城,后成为商朝的象征。婴(yīng):古代一种乐器名,形状像钟。缚(fù):捆绑。
四海:指天下各地。欢心:欢乐的心情。胜:胜过。弦索:弦乐器的总称,泛指弦乐器。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人民生活的古诗,通过歌颂和谐的声音、美好的音乐,来表达作者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美好。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