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舍密还稀,编篱枕钓矶。
鸭群迎棹去,牛背晒衣归。
风紧浪千叠,村深柳四围。
倚樯无与语,数雁失斜晖。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艺术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作答。此诗前四句写景:草舍密还稀,编篱枕钓矶。鸭群迎棹去,牛背晒衣归。五句写人:风紧浪千叠,村深柳四围。六句写景:倚樯无与语,数雁失斜晖。后四句写情:凭高望秋水,渺渺接云天。诗人以舟中即席之景来衬托自己的心境,抒发了作者的孤独之情。
【答案】
译文:
茅屋密布稀疏,编竹篱笆倚枕江岸钓鱼矶。鸭群迎着船桨而去,牛背上晒着衣服回家。
狂风紧吹波浪层层叠叠,村落远离柳荫四面包围。倚靠在桅杆边没有说话,数着飞过的大雁失去斜晖。
赏析:
首联描写诗人在船上所见之景。“草舍”“编篱”点明地点是船上,“密”和“稀”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颔联描写诗人所见之景。“迎”“去”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鸭群和牛群的动作,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动景画面,体现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颈联描写诗人所见之景。“风紧”“浪千叠”两个词组,写出了当时海上风浪很大,波涛汹涌的景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描写诗人所见之景。“凭高望”“渺渺接云天”,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远眺之境,表达了他孤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