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清阴覆客衣,相逢疑是草堂时。
隐然错节盘根势,欠者昂霄耸壑姿。
天遣蛰龙凭石窟,人攀巢鹘俯霜枝。
百年培植今谁属,何待岁寒然后知。

蟠松灵

一亩清阴覆客衣,相逢疑是草堂时。

隐然错节盘根势,欠者昂霄耸壑姿。

天遣蛰龙凭石窟,人攀巢鹘俯霜枝。

百年培植今谁属,何待岁寒然后知。

注释:
蟠松:盘旋曲折的松树。
一亩:一亩大的面积。
清阴:阴凉,树荫。
客衣:诗人的衣服。
草堂:指诗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杜甫的茅屋或杜甫诗中的田园生活。
错节:树木枝干交错。
昂霄:高耸入云。
石窟:洞穴。
蛰龙:冬眠的龙。
巢鹃:杜鹃鸟筑巢于树上。
霜枝:被霜覆盖的树枝。
培植:栽培、培养。
岁寒:指寒冷的冬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松树在冬日里的美景,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顽强的赞美。
首句“一亩清阴覆客衣”,描述了松树在冬季依然能提供阴凉的环境,使诗人感到舒适。接着,“相逢疑是草堂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回忆,仿佛回到了杜甫的草堂时期。
第二句“隐然错节盘根势”,描绘了松树枝干的扭曲形状,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力量。第三句“欠者昂霄耸壑姿”,则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高度和气势,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第四句“天遣蛰龙凭石窟,人攀巢鹘俯霜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松树比作蛰龙和巢鹃,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情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松树的外在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末句“百年培植今谁属,何待岁寒然后知”则是诗人的感叹和思考。他意识到,虽然松树经过百年的培育,但它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的内在品质。因此,不必等到寒冬才去评价松树的美,而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