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隘嚣尘不可居,卜诸清旷亦蘧庐。
虽无傍水梅依竹,喜有对楼人读书。
工雀一枝聊尔耳,战蜗两角竟何如。
西风渐劲未归去,空说张翰忆脍鱼。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在元丰七年(1084)被贬黄州。此诗是诗人在黄州时所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及注释:

  1. 旅邸
  • 这是诗人在黄州时所住的地方,即他暂住的住所。
  1. 湫隘嚣尘不可居,卜诸清旷亦蘧庐。
  • “湫隘”形容地方狭小而阴暗,“嚣尘”指喧嚣杂乱的环境。诗人说这里环境狭窄且嘈杂,不能居住。他选择了一个“清旷”的地方作为临时的住处,相当于一个简陋而舒适的“蘧庐”。
  1. 虽无傍水梅依竹,喜有对楼人读书。
  • “傍水梅”和“对楼人”都暗示了诗人想要亲近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虽然这里没有像江南那样傍水依竹的环境,但有对着高楼的读书人,也足以让人感到愉悦。
  1. 工雀一枝聊尔耳,战蜗两角竟何如。
  • “工雀”和“战蜗”都是用来比喻人的才思敏捷,这里用“工雀”来比喻诗人自己的才能,用“战蜗”来比喻自己勤奋努力。诗人用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显得渺小。
  1. 西风渐劲未归去,空说张翰忆脍鱼。
  • “西风渐劲”指的是秋风逐渐变强,意味着诗人已经很久没有回去。他用“张翰”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据《梁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时,秋天的时候思念家乡的鲈鱼鲙,于是辞官回家。这里的“未归去”表明诗人长时间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因此产生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人通过对生活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对比自己在黄州的境遇与家乡的情况,展现了自己的无奈和辛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