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鲈元不动乡思,拂袖西风已见几。
江上如今来往客,但言鲈脍不言归。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吴江三高祠张翰

脍鲈原不动乡思,拂袖西风已几时。

江上如今来往客,只说鲈鱼不归期。

【注释】

脍鲈:指脍制的鲈鱼。脍,切细;鲈,一种水产品,产于太湖一带。

元:通“原”。

拂袖:衣袖被风吹开的样子。

西风:秋风。

几时:多久。

江上今:在江上。

但言:只是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吴江三高祠前张翰吃脍鲈的情景。张翰是晋代著名的隐士,他因不满朝廷的黑暗,辞官而去,隐居到苏州。他的诗作以写景见长,风格简练明快,富有情致,为后人传诵。

首句“脍鲈原不动乡思”,意思是说,张翰吃脍鲈的时候,故乡的思念之情并没有因此而产生。这句中“脍鲈”指的是脍制得非常精致的鲈鱼,而“不动乡思”则是指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并未因为吃这脍鲈而有所变化。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出张翰吃脍鲈时的神情和心境,展现了他超然物外、不为俗事所动的高洁品格。

颔联“拂袖西风已几时”,则是对张翰离开官场、隐逸山林这一行为的生动描绘。这里,诗人通过描写秋风拂袖的场景,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已经在官场中沉浮多年,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于是选择了离开,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颈联“江上如今来往客,但言鲈脍不言归”,则是对张翰与往来的客人之间的交流场景的描绘。这里,诗人通过描写江上来往的行人,表达了他们对张翰的评价和看法。其中,“但言鲈脍不言归”一句,则是对张翰的评价,认为他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忘记了自己的本职职责,忘记了回家的重任。

这首诗通过对张翰吃脍鲈这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张翰隐逸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张翰与往来的客人之间的交流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张翰高洁品格和隐逸情怀。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富有情致,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