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官八士古之良,灵椿丹桂后腾芳。
冯公诗意虽短陋,闾里传诵终难忘。
君家同生五兄弟,短檠伴夜东方启。
黄旗两记张庆闱,纻袍三号趋文陛。
词华标角人力能,科名均齐天所兴。
作堂不须栋梁好,但种此木高千层。
透日垂阴香未歇,满庭车骑同时列。
更将磊砢替团团,留与北风观壮节。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陈子龙所作的。陈子龙(公元1608—1647年),字卧子,号秋帆,松江华亭人。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夏允彝、徐孚远、吴伟业并称“明末四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风格豪迈激昂,语言清新俊朗。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题椿桂堂: 题目中的”题”是写诗或者题词的意思,”椿桂堂”是指一个以椿树和桂花为装饰的堂宇。
九官八士古之良: “九官”通常指古代官员体系分为九个等级,而”八士”则指的是八位贤才。这里暗指九宫八士都是古代的好官。
灵椿丹桂后腾芳: “灵椿”即香椿树,常用来象征高尚的品德和才华;”丹桂”则是桂花树,代表吉祥和高贵。这句意指这些好官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好的名声。
冯公诗意虽短陋,闾里传诵终难忘: 冯公可能暗指某位姓冯的人,他虽然诗歌写得简单粗俗,但因为其真挚的情感和崇高的精神被人们传颂。
君家同生五兄弟: 这一句表明作者本人与几位朋友有深厚的交情。
短檠伴夜东方启: “短檠”是形容夜晚使用的小油灯,这里的”伴夜”意味着陪伴着别人度过夜晚。”东方启”可能是指天亮或早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黄旗两记张庆闱: “黄旗”通常用于指挥军队或仪仗,此处可能是指官方的庆典活动;”庆闱”可能是指科举考试中的殿试。
纻袍三号趋文陛: “纻袍”是一种用麻布做的袍子,这里指的是穿着这样的衣服参加考试。”号”在这里可能是指科举考试的编号。”趋文陛”是指向皇帝进献策文。
词华标角人力能,科名均齐天所兴: 这表明通过自己的努力,作者能够获得杰出的才智和荣誉。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科举考试制度的重要性。
作堂不须栋梁好,但种此木高千层: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建造房子不需要最好的材料,只要种植好的树木就能高耸入云。
透日垂阴香未歇,满庭车骑同时列: 这是描绘庭院里的景象,阳光透过枝叶洒下,香气四溢,庭院里车马来往如织。
更将磊砢替团团,留与北风观壮节: 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树木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在国家危难时期仍然坚守岗位的人们的赞美和敬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优秀人物和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如“灵椿丹桂”象征着高尚的品德,“黄旗两记张庆闱”和“纻袍三号趋文陛”则描绘了科举考试的场景等。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