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格谁如汪仲举,步虚未了龙来语。
会稽秦望都洗清,越人唤作提刑雨。
我惭老惰无精勤,累月唤龙龙不闻。
水南早禾贪结实,一夕烂死为泥尘。
这是一篇描写祈雨的诗。全诗共五句,每句都紧扣“祈雨”主题。
首句“感格谁如汪仲举”,意思是说,有谁能像我这样的感动天地呢?这里用了“感格”、“谁如”等词语,强调了诗人对祈雨的强烈渴望和虔诚态度。
第二句“步虚未了龙来语”,意思是说,在祈祷的过程中,仿佛听到了神灵的声音。这里用“步虚”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祈雨过程中的虔诚状态。而“龙来语”则进一步强调了神灵的存在,使祈雨的过程充满了神秘色彩。
接下来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补充。“会稽秦望都洗清,越人唤作提刑雨。”意思是说,会稽山的秦望台被雨水洗净了,越人将这场降雨称为“提刑雨”。这里用“洗清”一词,表达了对雨水带来的清新感受。而“越人唤作提刑雨”则巧妙地运用了地名“越人”和官职“提刑”,既展现了地域特色,又体现了民间对这场降雨的称呼。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结尾,也是对全文的总结。“我惭老惰无精勤,累月唤龙龙不闻。”意思是说我自愧懒惰无能,未能及时祈到雨水。这里用“老惰无精勤”形容诗人自己的状态,而“累月唤龙龙不闻”则表达了诗人对祈雨失败的无奈和沮丧。
整首诗通过描绘祈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未来丰收的期盼。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