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昔苇间从我游,未曾一诗相报酬。
文杏将非庙廊具,涧蘋况是王公羞。
子今歘往西湖上,灵雨彩云供笔仗。
深思直道佐明君,蛰雷震空天下闻。

【注释】

子昔:过去。苇间:水边。从我游:跟随我一起游玩。文杏(xīn):树木名,落叶乔木,叶子可做扇子,木材坚硬,纹理细密。庙廊:古代建筑中供帝王祭祀、朝会、接见群臣及举行大典的厅堂。王公:指显贵之人。灵雨彩云(yǔn )供笔仗:像天空中的灵雨彩云一样供卢简夫挥毫书写。笔仗:即笔墨纸砚,是写作的工具。蛰雷(zhé léi)震空天下闻:蛰雷轰鸣,声传天下,惊动四方。

【译文】

你曾和我一起在苇岸上游玩,不曾有一首诗来回报我;

文杏树不是庙廊中那种用来制作祭祀器具的,而那涧边的野苹却是王侯贵族所不屑一顾的。

如今你突然要去西湖上,天上降下的灵雨和彩色云雾将给你提供挥笔作诗的材料;

深思辅佐明君之道,蛰雷轰鸣,声传天下,惊动四方,这样的事也一定发生。

【赏析】

此为送行之作。作者在《送人游吴》诗里说:“吾友游吴都,扁舟泛五湖。”本篇“子今歘往西湖上”,当是指其友人去游吴地。诗人以“未曾一诗相报酬”起句,意谓朋友此次出游并无酬答之辞,故用“未曾”表示遗憾。次句则写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文杏将非庙廊具,涧蘋况是王公羞”。这里既点出友人此行的目的地,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文杏树并非庙堂中供奉用的祭品,涧畔的野苹更是王侯贵人所不屑一顾的低贱之物。这两句既是实写,又是寓意。诗人通过“文杏”、“涧蘋”这两个意象,寄寓了他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第三句“子今欻往西湖上”,是说友人这次出游将去的地方是西湖。第四句“灵雨彩云供笔仗”,则是描写友人出行时的美好情景,暗示友人此行定能有所作为。最后一句“深思直道佐明君”,则是诗人对友人此次出游的期盼与祝愿之意。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秉持正直之道辅佐明君,为国为民作出一番事业。全诗四句,前二句写友情,后二句写景与赠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