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徙不知处,乱山逢掩扃。
断崖飞虺蛰,枯木乱鸦腥。
莽苍人烟灭,黄昏鬼火青。
夜寒长饮泣,安得壮夫听。
译文
不知何处是归途,乱山中掩门紧闭。
断崖上虺蛇蛰伏,枯木上乌鸦乱叫。
人烟断绝莽苍地,黄昏时鬼火闪烁。
夜寒难耐独自饮泣,如何得到壮士来听?
注释
- 转徙:迁移、转移;
- 处:住所,此处意指“归宿”或“地方”;
- 虺(huī):毒蛇;
- 蛰: 冬眠;
- 昏:黄昏;
- 莽苍:草木茂盛的荒野;
- 青:这里形容鬼火发亮的样子。
- 长:长时间地。
- 泣:哭泣。
- 安得:怎能;
- 壮夫:壮士,勇士。
赏析
第一首:
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战乱中的迷茫与不安,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当前局势的不满。
第二首:
通过对断崖上潜伏的虺蛇和枯木上乌鸦的描绘,诗人传达了环境的荒凉与恐怖,以及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难度。
第三首:
此句通过对比人烟与野草,反映了战乱导致的人口减少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表达了对和平年代的留恋。
第四首:
黄昏时的鬼火象征着未知的危险,而“夜寒”则强调了这种恐惧和孤独感,使得诗人不禁感慨自己的无助。
第五首:
这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能够理解并关心自己的困境,反映出一种对外界支援的强烈需求。
第六首至第十一首:
每首都以一个场景开头,通过具体的细节描绘,如“飞虺”、“鸦腥”,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同时也展示了战争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