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城恃义兵,误事真可惜。
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
一旦驱市人,纷然冒矢石。
逢敌先弃戈,罪之不可得。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内容和思想情感。“避贼书事十三首”是唐代诗人张说创作的一组诗,共十三首。第一首写保城恃义兵,误事真可惜;第二首写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第三首写一旦驱市人,纷然冒矢石;第四首写逢敌先弃戈,罪之不可得;第五至七首写保城恃义兵,误事真可惜;第八首写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第九首写一旦驱市人,纷然冒矢石;第十首写逢敌先弃戈,罪之不可得;第十一首写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第十二首写一旦驱市人,纷然冒矢石;第十三首写逢敌先弃戈,罪之不可得。

【答案】

(1)①保城:保卫城池。恃:凭借。义兵:正义之师。

②可惜:惋惜。

(2)③国家:指朝廷。久:长久。

④国:这里指朝廷。久:长久。升平:太平安定。

⑤谁:哪个。复:又,再。睹:看见。锋镝(duó):古兵器名,此处代指战争。

⑥一旦:一天或突然。驱:赶集。市人:平民百姓。

⑦纷然:纷纷的样子。冒:冲上去。

⑧逢:遭遇。先:首先。

⑨罪:指责。

⑩赏析:这首诗是张说对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发生的”安史之乱”的反映之作,当时唐朝正面临着外患和内忧,而张说在任宰相期间,却主张与吐蕃和解,放弃用兵,结果被贬为相州长史,所以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被贬的愤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