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尔游宦人,弥年住京阙。
尽室寄东南,一朝闻贼发。
道路已不通,音书多断绝。
朔风满长安,日夜成华发。
【注释】
1、游宦人:在外做官的人。
2、弥年:一年又一年。
3、寄:寄居,寄往。
4、一朝:突然。
5、通:往来。
6、朔风:北风。
【赏析】
这是一首写避乱思归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第一人的口气,叙述他一年又一年地在外为官,而家乡却忽然被贼寇占领,自己与亲人音信断绝,思念之情难以抑制。
首句“嗟尔游宦人”,是说你们这些在外地做官的人;“弥年住京阙”即一年又一年地住在京城里。诗人在诗中自指其身份和处境,说明他在京都的时间比在其他地方要长得多。“尽室”二字,点明全家都住在京里,没有外出,更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悲苦。
次句“尽室寄东南”,进一步说明诗人全家都在京都,而且没有离开的意思。“寄”,寄居,寄往外地或异乡;“朝东南”是说全家都住在那里。
“一朝闻贼发”一句,是说诗人家在东南,忽然间听到贼寇起兵的消息。这两句是过渡之语,由“游宦人”“住京阙”自然过渡到“闻贼发”。
第三句“道路已不通”是承接上文而来,进一步说明当时的情况:由于贼寇的入侵,京都的道路已经不通了,诗人不能回家。
“音书多断绝”是说现在连一点消息都得不到了。“音书”就是书信;“断绝”是说完全失去了联系,没有了消息。
“朔风满长安,日夜成华发”是说北方寒冷刺骨的北风吹遍整个长安城,诗人从早到晚都在不停地思念着家乡。这句诗中的“朔风”,是指北方的风。“成华发”是说头发都已经花白了,这里用来形容时间流逝之速。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