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陶篱如楚俗,重阳重午两关情。
惜哉删后诗三百,菊奈无名艾有名。
【注释】
陶篱:指篱笆。楚俗:指楚国风俗。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也称为重九、茱萸节。重阳又为菊花节。两关情:指重阳与重九,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菊黄。艾(ài):一种草本植物,其叶片可制艾绒,用以灸治疾病。名:名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菊写艾,借花喻人。首句点题,以“陶篱”代菊篱,暗点诗人对屈原投江殉国的哀思,同时表明此诗是咏菊的。次句直承“重阳”,说明菊花在重阳时节开放。三句用反笔,以“重阳重午两关情”说明菊花是重阳节最喜爱的观赏花卉,同时也是人们重阳节最喜爱的食品——菊花酒的原料。四句以“惜哉”起调,以“奈”字领出全篇主旨,指出诗人因屈原被害而悲叹不已,而菊花却能忍受寒霜之苦,依然盛开。最后一句以“菊奈无名艾有名”作结,既照应了前两句,同时又暗含着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对奸臣陷害贤者的愤慨之情。这首诗构思巧妙,含蓄深沉,寓意丰富,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