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倒因成路,林开忽见村。
鸟音传木杪,梵语出云根。
雪色连春夏,风声接晓昏。
徘徊幽兴极,回首谢烦喧。

【注释】

游峨杂咏:作者在游览峨山(今四川峨眉山)时所作的诗歌。峨山是佛教圣地,有众多庙宇。

因:因为

成:形成

忽:忽然之间

见:出现

木杪:树梢

梵语:佛经中的语音

连:连接

春夏:春夏之交

烦喧:繁杂喧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峨山的游览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树倒因成路,林开忽见村”描写了峨山的美景。树木倒下形成了一条小路,树林突然打开露出了村庄。这一景象给人一种意外的感觉,仿佛是大自然的一种神奇变化。

颔联“鸟音传木杪,梵语出云根”则进一步描绘了峨山的宁静与祥和。鸟儿的鸣叫声从树梢传来,佛经中的语音从云中飘出。这些声音都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颈联“雪色连春夏,风声接晓昏”则描绘了峨山四季如春的景象。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峨山的景色都如同春天一般美丽。这里的“雪色”指的是积雪,而“风声”则是指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这两句话共同构成了一幅四季分明、景色各异的画面。

尾联“徘徊幽兴极,回首谢烦喧”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喧嚣世界的厌倦之情。他在峨山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恬静与美好,从而产生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他回头向繁忙喧嚣的世界告别,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峨山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佛教思想的关注和认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