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落落堕荒丘,碑带苔痕独字留。
博陆脊梁扶日月,中郎名笔法春秋。
一抔谁下寻坟马,片石今供砺角牛。
惟有斜阳闲照管,肯随鸦影上螭头。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判断正误并加以分析,最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对答案进行取舍。本题的考点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的意思及上下文语境作答,注意从手法和情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诗的前四句为“书罗公碑阴”,描写碑阴石上的文字。“人家落落”写碑侧苔痕斑驳。“堕荒丘”点出时间久远,荒废已久。“碑带苔痕独字留”写碑阴苔痕斑斑,文字犹存。“博陆脊梁扶日月”用《后汉书》张衡故事来比喻碑文的坚劲。“中郎名笔法春秋”以《春秋》比之,赞颂碑文的文笔如《春秋》。“一抔谁下寻坟马”,“一抔”是土块,“谁下寻坟马”,指有人将碑文挖出来重修。“片石今供砺角牛”写碑石被作为砺刀的磨石。“惟有斜阳闲照管”,只有斜阳才肯照拂碑石。这一句写出了夕阳对碑石的眷恋之情。“肯随鸦影上螭头”,乌鸦飞过,也不去舐螭头(螭龙)上的污垢。这两句写出了夕阳与碑石之间深厚的感情。
诗的后四句为“书罗公碑阴”,描述碑阴石上的文字。“人家落落”写碑侧苔痕斑驳。“堕荒丘”点出时间久远,荒废已久.“碑带苔痕独字留”写碑阴苔痕斑斑,文字犹存。“博陆脊梁扶日月”用《后汉书》张衡故事来比喻碑文的坚劲。“中郎名笔法春秋”以《春秋》比之,赞颂碑文的文笔如《春秋》。“一抔谁下寻坟马”,“一抔”是土块,“谁下寻坟马”,指有人将碑文挖出来重修。“片石今供砺角牛”写碑石被作为砺刀的磨石。“惟有斜阳闲照管”,只有斜阳才肯照拂碑石。这一句写出了夕阳对碑石的眷恋之情。“肯随鸦影上螭头”,“肯随”指愿意;“鸦影”指乌鸦的影子;“螭头”,即龙头,这里指碑头的顶端。这两句写出了夕阳与碑石之间深厚的感情。
【答案】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处古碑残迹。前四句写碑阴石上的文字,后四句写碑石本身:碑带苔痕,文字依稀尚存;碑石虽破,但仍然坚硬如故;人们为了重修碑石而挖取了它;碑石如今还被用作砺刀的磨石。诗中有景有情,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全诗没有直接抒情,却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赞美碑文坚劲不拔的气魄,以及诗人对夕阳的喜爱和依恋之情。
译文:
人家早已衰败,只剩下荒丘上那棵孤零零的古树;碑带苔痕,独自留下了几个字。
博陆的脊梁像支撑天地一样高耸,能承受日月星辰的光辉;中郎的名字就像一支妙笔,写出了千古流传的《春秋》。
一块巨石,曾经有人挖出来重修过坟墓;一片石头,如今还供人用来磨砺耕犁。
只有那斜阳才肯照拂这块碑石,不肯随着乌鸦的影子上到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