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辞磅礴压群英,再战戈矛锐更精。
裴度韬钤无失律,武侯节制是神兵。
千人尽服徂丘议,九合谁干小白盟。
帝宋开基八十载,连登科目独为荣。

【译文】

再次登上科举之榜,气势磅礴的雄文压住了群雄。

再战戈矛更加锐利精进。

裴度用韬略指挥作战不误时机,武侯用节制指挥军队如神兵。

千人都佩服他,九合诸侯谁去辅佐小白盟约?

宋王朝开创基业八十年,多次登科是最大的荣耀。

【注释】

1)安道:指唐代诗人李德裕(787—859)。李德裕于大中五年(851),以宰相身份主持了一次重要的殿试,录取了许多名士,其中也包括张又新。大中九年(855),李德裕因事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后又被起用为浙西观察使等职。

2)制科:唐制,每年八月由吏部举行考试选官。

3)武侯:指诸葛亮。

4)徂丘议:指《春秋》所载鲁国大夫孟僖子(名何忌)与齐人商议立公子纠为君的事。

5)小白:指齐桓公。公元前684年,齐桓公与燕国发生战争。

6)帝宋开基:指北宋太祖赵匡胤。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通过赞颂李德裕连登科举的辉煌成就,抒发了作者对李德裕的崇敬之情和对李德裕事业成功的由衷祝愿。全诗语言流畅,意境宏大,气魄不凡。

首联写李德裕再次登上科举之榜的气概和才华,表现了他压倒群英的雄才大略。“雄辞磅礴”四字形象地描绘出其文章的气势恢宏,词句铿锵有力,具有极大的声势和震撼力,足以压倒所有对手。“再战戈矛锐更精”,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气势。“再战”表明他并非首次登科,而是经过多次战斗,终于取得了胜利;“戈矛”则象征着锋利无匹的武器,表明他的才华、谋略和勇气都已充分展示。这两句既突出了他的英勇无畏,又显示了他的才智过人。

颈联赞美李德裕的政治才能。“裴度韬钤无失律”一句赞扬他善于运用智谋,能够巧妙地处理各种问题,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没有出现失误。“武侯节制是神兵”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军事才能,将他视为一位卓越的统帅,具有神奇的力量。这两句既是对他政治、军事才能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他治国理政能力的肯定。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他才能的极大敬佩和尊重。

尾联则是对李德裕一生功绩的总结和评价。“千人尽服徂丘议”指的是他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很大,能够得到众人的支持和拥护;而“九合诸侯谁干小白盟”则是指他在外交上的成就卓著,能够成功地调解国际争端,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这两句既表达了对他政治才能的评价,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贡献和责任。最后一句“帝宋开基八十载,连登科目独为荣”则是对他个人荣誉的认可和祝福。这不仅是对他本人的赞誉,更是对其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的肯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