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来岂敢道能诗,一见何因便解颐。
乡国三千里离别,杯盘七十日相知。
送人江外马驮妓,垂钓寺中鱼竭池。
别后中秋又重九,与谁赏月咏东篱。
赴任嘉州待阙左绵七十日通判吕国博日相从吟酌至嘉阳因成四韵寄之
鼎来岂敢道能诗,一见何因便解颐。
乡国三千里离别,杯盘七十日相知。
送人江外马驮妓,垂钓寺中鱼竭池。
别后中秋又重九,与谁赏月咏东篱。
诗句逐句释义
- 赴任嘉州待阙左绵七十日 - 描述诗人因公前往嘉州,并在此地等待职务任命的情况,持续了大约七十天。
- 通判吕国博日相从吟酌 - 提到吕国博(可能为当地官员)每天与诗人共同饮酒作诗,体现了一种文人间的交往和友谊。
- 吟酌至嘉阳因成四韵寄之 - 在嘉阳这个地方,由于长时间的相聚而创作了四首诗,并将这些诗作为信物寄给吕国博。
译文及赏析
石介在嘉州等待官职的任命期间,与同事吕国博每日共饮作诗,情感深厚。他们不仅共享生活琐事,还共同创作诗歌以表达对彼此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吕国博深厚的感情以及他们在嘉州的愉快时光。
关键词注释
- 赴任:前往任职或承担某项任务。
- 嘉州:今属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
- 吕国博:可能是当地的官员或是诗人的朋友。
- 日相从:每日相伴。
- 吟酌:指饮酒作诗,是古代文人雅集时的常见活动。
- 嘉阳: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
- 四韵寄之:创作四首诗并以此作为信件的内容发送给他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嘉州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文学交流的美好。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