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六世树威恩,外建藩翰御不宾。
二十三州同陷贼,平原犹有一忠臣。
诗句原文:
唐家六世树威恩,外建藩翰御不宾。
二十三州同陷贼,平原犹有一忠臣。
译文:
唐朝的家族中共有六代人积累了强大的声威和恩德,他们在外建立了藩镇来抵御敌人的入侵。然而在二十三州被敌人占领之后,平原地区还有一位忠臣坚守着他们的忠诚。
关键词解释:
- 唐家六世:指唐朝的六代皇帝,即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哀帝等,他们共同为唐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树威恩:建立威望和恩惠,这里指的是唐朝皇帝对外扩张和统治的策略。
- 外建藩翰:在外面建立藩镇,以抵御来自北方的侵扰。
- 御不宾:抵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家的安全。
- 二十三州:指被叛军占领的二十三个州,这些地区的人民成为了叛军的俘虏。
- 一忠臣:指平原地区的一位忠臣,他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职责,不屈服于敌人的压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唐朝皇帝对外扩张和统治的策略,以及他们在面临外敌入侵时的坚定立场,展现了唐朝的强大和人民的勇敢。诗中的“唐家六世树威恩”一句,强调了唐朝皇帝的威望和恩德;而“外建藩翰御不宾”则表达了他们对外防御的决心和勇气。诗中的“二十三州同陷贼,平原犹有一忠臣”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的坚守,突出了忠诚和牺牲的主题。整首诗充满了对唐朝皇帝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和人性的思考。
诗人简介:
石介(963年—1021年),北宋初年大臣、文学家、思想家。字守道,号东原,汉族,真定府藁城(今河北省藁城区)人。他是唐代著名政治家颜真卿的侄子,也是颜真卿的后代之一。石介生活在北宋初年,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