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伯乐不识马,眼看骐骥如驽骀。
先生今年四十四,才似皋夔胡为哉。
泰山山下水照石,溪声濊濊白云堆。
我居其间构茅屋,先生先生归去来。
赠孙先生的诗,其注释如下:
- 世无伯乐不识马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没有能识得千里马的伯乐,因此千里马无法得到真正的赏识和发挥。比喻人才没有被正确的人发现或赏识。
- 眼看骐骥如驽骀 - 骏良的马被看做是劣马,这是比喻有才能的人不被重用,反而被轻视。
- 先生今年四十四 - 这里指孙先生今年四十四岁。
- 才似皋夔胡为哉 - 皋夔是古代传说中的贤臣,这里用来比喻孙先生的才能非常高明。但为什么他不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呢?
- 泰山山下水照石 - 泰山山脚下的水可以照见石头,比喻水的清澈透明。也暗示着孙先生的清正廉洁。
- 溪声濊濊白云堆 - 溪水潺潺,白云堆积,形容大自然的美景。
- 我居其间构茅屋 - 我住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建了一所茅草屋。
- 先生先生归去来 - 再次提醒孙先生离开此地,回归自己的家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表达了作者对孙先生的高度赞扬和对其才能未被充分认可和利用的惋惜之情。诗中的“伯乐”象征能够识别和欣赏千里马的人。通过对比千里马与驽骀(劣马),作者表达了人才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赏识的观点。同时,通过对孙先生年龄、才华以及生活环境的描述,展现了孙先生清正廉洁、才华横溢的形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孙先生的赞美之情,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认识和评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