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九陌车尘中,丹甍碧瓦真人宫。
回廊小院略具体,清风爽气无能同。
殿檐密有杉松护,炎蒸纵酷来无从。
偶因谒客凌晨入,归径往往侵昏钟。
道人坐稳知乐否,我生半世犹飘蓬。
茅檐与此异寒暑,分毫不透东南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避暑报恩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万家九陌车尘中,丹甍碧瓦真人宫。
- “万家”:形容街道上车辆行人众多。
- “九陌”:古代道路纵横交错,这里指多条街道。
- “车尘中”:指车辆往来,尘土飞扬。
- “丹甍碧瓦”:形容建筑物色彩鲜艳,用红和绿描绘。
- “真人宫”:道教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 回廊小院略具体,清风爽气无能同。
- “回廊小院”:描述建筑的布局和结构。
- “清风爽气”:形容环境清新宜人,没有炎热感。
- “无能同”:无法相比,无法与这里的环境相媲美。
- 殿檐密有杉松护,炎蒸纵酷来无从。
- “殿檐密有杉松护”:说明殿宇的建筑非常巧妙,杉树和松树作为保护措施。
- “炎蒸纵酷来无从”:即使酷热难耐,也无法进入这个凉爽的环境。
- 偶因谒客凌晨入,归径往往侵昏钟。
- “谒客”:访客或客人。
- “凌晨”:天刚亮的时候。
- “归径”:回家的路径。
- “侵”:逐渐侵袭。
- “昏钟”:黄昏时敲响的钟声。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接待客人而深夜未归,直到天色渐暗才回到家中。
- 道人坐稳知乐否,我生半世犹飘蓬。
- “道人”:道士。
- “坐稳”:形容道士坐在道观里安详自在的样子。
- “知乐”:知道快乐。
- “我生半世犹飘蓬”:诗人说自己一生漂泊不定,如同随风飘荡的浮萍。
- 茅檐与此异寒暑,分毫不透东南风。
- “茅檐”:简陋的草屋屋顶。
- “东南风”:通常是指温暖的东南风。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气候的独特感受,他住的草屋能够抵御寒冷和炎热,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避暑期间所作的观后感,通过对报恩观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自己生活状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平易近人和真实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