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黄叶满秋城,水鸟飞无沙碛腥。
淮浪白如头似白,沔山青与眼俱青。
何人得见莲花女,此地空馀江汉亭。
一自郑生双佩断,幽情渺在蓼花汀。

《武昌怀古十咏·南楼》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之一。此诗以武昌南楼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辉煌时期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西风黄叶满秋城:秋风中,满城的黄叶在西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这里的“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黄叶”则代表了秋天的色彩和气息。诗人通过“满秋城”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感。

  2. 水鸟飞无沙碛腥:水面上,水鸟在飞翔,它们没有沾染到沙碛中的腥味。这里的“水鸟”象征着自由、灵动的生命,而“飞翔”则代表了它们不受羁绊、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无沙碛腥”则暗示了水鸟的纯净和高洁,它们远离尘世的污染,保持着自然的本色。

  3. 淮浪白如头似白:淮河的波浪清澈如雪,波峰如同白色一般。这里的“淮浪”代表了淮河的水波,而“白如头似白”则形象地描绘了淮河波涛的美丽与宁静。“头似白”这一比喻既突出了水波的洁白,也赋予了它生动的形象。

  4. 沔山青与眼俱青:沔山的青山与眼睛一样呈现出青色。这里的“沔山”指的是汉阳地区的山脉,而“青与眼俱青”则将山的颜色与人的眼眸颜色相对应,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5. 何人得见莲花女:谁能看见那位美丽的莲花女子呢?她的身影如此遥远,让人难以触及。这里的“莲花女”可能寓意着某种美好或纯洁的品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品质的向往和追寻。同时,“得见”一词也强调了这种品质的可贵和难得。

  6. 此地空馀江汉亭:如今这里只剩下江汉亭,曾经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这里的“江汉亭”是一处古代的地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对过去的怀念。这种对比手法不仅突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还引发了人们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思考。

  7. 一自郑生双佩断:自从郑生离开后,他的双佩饰物就断了。这里的“郑生”可能是指一位文人或官员,他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这个地方。“双佩断”则形象地描绘了他的离去给这个地方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离别和失落的情感体验。

  8. 幽情渺在蓼花汀:我对你的深情依旧渺远,仿佛还留在那蓼花汀上。这里的“蓼花汀”是一片地方的名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某人的思念之情。“渺”字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远和绵长,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无奈。

《武昌怀古十咏·南楼》不仅是对古代辉煌时期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怀念,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