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人闲春昼长,了然物我两相忘。
薄披明月归诗肆,细切清风入醉乡。
蜡味溪山闲里嚼,齑羹松竹静中尝。
把琴弹破世间事,净几明窗一炷香。
【注释】
淡庵倪清父:淡庵,指淡泊名利的隐士。倪清父,作者友人。
地僻人闲春昼长,了然物我两相忘:地处偏远,人少,春天白天很长,一切都显得宁静安详,自己与外界都浑然一体,彼此不分。
薄披明月归诗肆,细切清风入醉乡:薄,轻轻;披,覆盖;明月,月亮;薄披明月归诗肆,意思是在月光下轻披外衣回到书房;细切清风入醉乡,意为微风拂面,使人陶醉于书香之中。
蜡味溪山闲里嚼,齑羹松竹静中尝:蜡味,比喻读书时的香气;齑羹,一种用豆粉和盐混合而成的食品;咀嚼着读书,品味着生活的滋味。
把琴弹破世间事,净几明窗一炷香:把琴弹奏出世间的纷扰,让心灵得到净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读书、赏景、品茶、弹琴等文人雅事的小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地僻人闲春昼长,了然物我两相忘。”这两句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人身处偏僻之处,人们稀少而繁忙,使得春天的阳光更加明媚。在这美好的时光里,诗人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纷扰,与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心与物的和谐统一。
“薄披明月归诗肆,细切清风入醉乡。”诗人在月色下轻轻披上外衣,回到了书桌前沉浸于书籍之中。清风拂面,仿佛带着花香,使人沉醉于书香之中。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热爱读书、享受阅读的美好时光。
“蜡味溪山闲里嚼,齑羹松竹静中尝。”诗人在闲暇之余,品尝着读书的乐趣。他品味着书中的知识,品味着生活的滋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把琴弹破世间事,净几明窗一炷香。”诗人用琴声将世间的纷扰全部化解,净化了心灵的空间。他静静地坐在明亮的窗户下,点燃了一炷香,享受着片刻的宁静。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喧嚣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大自然中悠然自得地读书、赏景、品茶、弹琴等活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在诗中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