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澄秋月现,云散春山出。
镜内影去来,杯中形出没。
释氏慧之源,儒者诚之骨。
忘躯见天机,灰心契造物。
落花问啼鸟,流水噪幽石。
不如窗间云,不如屋角月。
此意谁与论,知音更何说。
悄如寒岩烟,寂似阴崖雪。
栖神要山林,晦迹老岩穴。
吾当叫张葛,起与共散发。

诗句

  • 水澄秋月现:清澈的水面映射出秋天明亮的月亮。
  • 云散春山出:春天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从云海中显现出来。
  • 镜内影去来:如同镜子中的倒影,随我心念起落。
  • 杯中形出没:酒杯中的影子时隐时现,如同变幻无常的梦境。
  • 释氏慧之源:佛教中的“慧”源于内心的智慧。
  • 儒者诚之骨:儒家学者的真诚与诚信是他们的根本。
  • 忘躯见天机:忘却肉身,洞察宇宙的奥秘。
  • 灰心契造物:对世事灰心丧气,与自然万物相契合。
  • 落花问啼鸟:落花间传来鸟儿的啼鸣声。
  • 流水噪幽石:溪流潺潺,伴随着幽深石头的低语。
  • 不如窗间云,不如屋角月:相较于窗前飘渺的云朵和屋檐下皎洁的明月,更胜一筹的是自然的景象。
  • 此意谁与论:这种心境究竟谁能理解?
  • 知音更何说:真正的知音又怎能再言呢?
  • 悄如寒岩烟:寂静如同山岩间飘荡的轻烟。
  • 寂似阴崖雪:宁静如同山崖上的积雪般静谧。
  • 栖神要山林:隐居山林,寻找心灵的栖息地。
  • 晦迹老岩穴:在岩石洞穴中隐居,避开世间纷扰。
  • 吾当叫张葛:我要呼唤我的好友张葛。
  • 起与共散发:一同起身,散发身心于自然之中。

译文

在这宁静的夜晚,水面如镜般清澈,映照着秋夜明月的光芒。天空渐渐散开,春日的山景逐渐展现。我的心随影子起起伏伏,就像杯中的影子忽现忽隐。佛教的智慧源自内心的明悟,而儒家的诚信则是他们人格的核心。我试图忘却肉身的束缚,去体验那深邃的宇宙奥秘。面对世事的失望,我选择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那无声的和谐。比起窗外缥缈的云朵,我更喜爱屋檐下的那一轮明月。但这样的心境又有谁能理解呢?真正的理解者又怎么能再说什么呢?这安静的场景,就像是山间的轻烟,又像是山谷中的雪花。我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居,寻找心灵的归宿。我要呼唤我的朋友张葛,和他一起摆脱世俗的束缚,一起享受自然的馈赠。让我们一同走出喧嚣,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释放我们的身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内心寻求宁静、超脱世俗的人在夜晚与自然对话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哲理,让人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精神世界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存。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是对人生和自然美的深刻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