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气致柔为至仁,礼义智信融为仁。真土归位为至真,水火金木俱浑全。
精水神火与意土,炼使魂魄归其根。先天一气今常存,散在万物与人身。
花自春风鸟自啼,岂知造物天为春。百姓日用而不知,气入四肢徒凋残。
松竹虚心受气足,凌霜傲雪长年青。况人元神本不死,此气即是黄芽铅。
老松可少病可健,散者可聚促可延。
心入虚无行火候,内景内象壶中天。须知一尘一蓬莱,与走一叶一偓佺。
神即火兮气即药,心为炉兮身为田。自耕自种自烹炼,一日一粒如黍然。
灵芝一生甘露降,龟蛇千古常相缠。一朝雷电撼山川,一之则日万则烟。
日中自有金乌飞,夜夜三更入广寒。子子孙孙千百亿,炉鼎鸡犬皆登天。
大道三十有二传,传到天台有悟真。四传复至白玉蟾,眼空四海嗟无人。
这首诗是关于道教和中医的结合,以及其对人们生活的指导。
第一句“专气致柔为至仁,礼义智信融为仁。” 表示要专注呼吸,使身体达到柔和状态,这是最真诚的爱,也是最高的仁义。
第二句“真土归位为至真,水火金木俱浑全。” 表示真正的道就是回归到原始的状态,即水、火、木、金、土都是完整无缺的。
第三句“精水神火与意土,炼使魂魄归其根。” 表示精气神火和意念都归结于道的根基。
第四句“先天一气今常存,散在万物与人身。” 表示先天的元气现在一直存在,它在万物中都能找到。
第五句“花自春风鸟自啼,岂知造物天为春。” 表示花和鸟都是春天的产物,但它们不知道造物主是春天的创造者。
第六句“百姓日用而不知,气入四肢徒凋残。” 表示人们每天都在使用这些东西,但却不知道自己正在使用这些物质。当这些物质进入人体时,只会加速身体的衰老。
第七句“松竹虚心受气足,凌霜傲雪长年青。” 表示松树和竹子具有虚心接受天地灵气的能力,它们可以经受住严寒的考验,保持年轻。
第八句“况人元神本不死,此气即是黄芽铅。” 表示人的元神本来是不死亡的,这就是所谓的“黄芽铅”。
第九句“老松可少病可健,散者可聚促可延。” 表示老松可以少生病也可以健康,分散的可以聚集促进,延缓衰老。
第十句“心入虚无行火候,内景内象壶中天。” 表示心灵要深入虚无之中,按照自然规律进行修炼。
第十一句“须知一尘一蓬莱,与走一叶一偓佺。” 表示要知道一点尘埃就是一个仙境,就像一片叶子一样。
第十二句“神即火兮气即药,心为炉兮身为田。” 表示神就是火,气就是药,心就像炉子一样,身就像田地一样。
第十三句“自耕自种自烹炼,一日一粒如黍然。” 表示自己耕种、种植和烹饪,一天一粒像黍米一样。
第十四句“灵芝一生甘露降,龟蛇千古常相缠。” 表示灵芝一生都在降甘露,龟蛇也一直在缠绕在一起。
第十五句“一朝雷电撼山川,一之则日万则烟。” 表示一旦雷电撼动山川,就会让整个世界变得如同烟雾一样。
第十六句“日中自有金乌飞,夜夜三更入广寒。” 表示太阳中自有金色的太阳,夜晚则会进入广寒宫。
第十七句“子子孙孙千百亿,炉鼎鸡犬皆登天。” 表示子子孙孙千百亿,炉鼎中的鸡犬都会升上天空。
第十八句“大道三十有二传,传到天台有悟真。” 表示大道有32个传承,其中到达天台就能领悟真谛。
第十九句“四传复至白玉蟾,眼空四海嗟无人。” 表示经过四次传承后,最终会到达白玉蟾的境界,这时他的眼睛已经超越了四海的界限,感叹没有其他人能够理解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