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眼偷看梅花飞,百花头上东风吹。壑源春到不知时,霹历一声惊晓枝。
枝头未敢展鎗旗,吐玉缀金先献奇。雀舌含春不解语,只有晓露晨烟知。
带露和烟摘归去,蒸来细捣几千杵。捏作月团三百片,火候调匀文与武。
碾边飞絮卷玉尘,磨下落珠散金缕。首山黄铜铸小铛,活火新泉自烹煮。
蟹眼已没鱼眼浮,壮壮松声送风雨。定州红玉琢花瓷,瑞雪满瓯浮白乳。
绿云入口生香风,满口兰芷香无穷。两腋飕飕毛窍通,洗尽枯肠万事空。
君不见孟谏议,送茶惊起卢仝睡。又不见白居易,馈茶唤醒禹锡醉。
陆羽作茶经,曹晖作茶铭。文正范公对茶笑,纱帽笼头煎石铫。
素虚见雨如丹砂,点作满盏菖蒲花。东坡深得煎水法,酒阑往往觅一呷。
赵州梦里见南泉,爱结焚香瀹茗缘。吾侪烹茶有滋味,华池神水先调试。

这首诗的标题是《茶歌》,由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下面是对每句诗句的解释:

  • 柳眼偷看梅花飞,百花头上东风吹。壑源春到不知时,霹历一声惊晓枝。

  • 注释:柳树的枝条偷偷观察梅花飞舞,百花在春天的东风中盛开。春天的到来似乎无人知晓,霹雳般的响声让清晨的树枝都为之一惊。

  • 赏析:这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 枝头未敢展鎗旗,吐玉缀金先献奇。雀舌含春不解语,只有晓露晨烟知。

  • 注释:树枝上还未敢展开美丽的旗帜,吐出的茶叶如同玉石和金子一样璀璨夺目。虽然雀舌含着春天的气息,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只有早晨的露水和烟雾能够理解它。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茶叶的美丽和珍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 带露和烟摘归去,蒸来细捣几千杵。捏作月团三百片,火候调匀文与武。

  • 注释:将新鲜的茶叶带上露珠和烟雾采摘回来后,将其蒸熟并反复研磨成细末。然后将它们捏制成圆形的小团子,总共有三百个,每个小团子的火候都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

  • 赏析:这里描述了茶叶的制作过程,强调了制茶工艺的重要性和精细程度。

  • 碾边飞絮卷玉尘,磨下落珠散金缕。首山黄铜铸小铛,活火新泉自烹煮。

  • 注释:在碾茶的过程中,粉末飞扬,仿佛玉屑一般飘散;磨制茶叶时,落下的水珠犹如金色的丝线般美丽。用首山的黄铜制作的小锅煮茶,用活火和新泉水一起烹煮。

  • 赏析:这段描述了制茶的环境以及工具,展现了古人制茶时的优雅和匠心。

  • 蟹眼已没鱼眼浮,壮壮松声送风雨。定州红玉琢花瓷,瑞雪满瓯浮白乳。

  • 注释:当蟹眼消失时,鱼眼已经浮起。听到松涛阵阵,仿佛在送走风雨。这定州出产的红玉琢磨成精美的花瓶,里面盛放着洁白如雪的乳茶。

  • 赏析:这段描写了喝茶时的场景,传达了喝茶带来的愉悦和宁静。

  • 绿云入口生香风,满口兰芷香无穷。两腋飕飕毛窍通,洗尽枯肠万事空。

  • 注释:喝下第一口就能感受到清新的香气,仿佛置身于绿色的云雾之中。整个口腔充满了兰花和香草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这种感觉让心灵得到了净化,让疲惫的身体得到了放松,让人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纷扰。

  • 赏析:这里描述喝茶后的美妙体验,表达了喝茶能够带来的身心愉悦和超脱世俗的感受。

  • 君不见孟谏议,送茶惊起卢仝睡。又不见白居易,馈茶唤醒禹锡醉。

  • 注释:我不曾见到过唐代的谏议大夫孟简,他用送茶的方式惊醒了卢仝,让他从梦中醒来;也未曾见过唐代的白居易,他用送茶的方式唤醒了大诗人元稹,让他从酒醉中苏醒过来。

  • 赏析:通过提及历史上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来强调茶文化的深远影响和传承意义。

  • 陆羽作茶经,曹晖作茶铭。文正范公对茶笑,纱帽笼头煎石铫。

  • 注释:陆羽撰写了《茶经》一书,曹晖也创作了一篇茶诗。范仲淹对茶文化非常感兴趣,他戴着纱帽,身穿笼头的打扮亲自煎煮茶叶。

  • 赏析:这里提到了几位著名的文人雅士对茶的喜爱和他们的创作,展示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茶文化的重视和推崇。

  • 素虚见雨如丹砂,点作满盏菖蒲花。东坡深得煎水法,酒阑往往觅一呷。

  • 注释:在素色的背景下,雨水如同丹砂一般明亮。将它点缀在茶杯中就像菖蒲花一样美丽。苏轼深谙煎水的技艺,在酒宴结束之时常常寻找机会喝一杯茶。

  • 赏析:这里赞美了茶汤的色泽和口感,以及诗人品茶的情景和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