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
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
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
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
诗句释义:
- 鹤林传法明心颂:这是一首关于佛教教义的诗句,强调的是内心(心)和外在法则(法)的关系。
- 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这句话意味着心是主导者,而法则是执行者或从属者。
- 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当内心没有疑惑时,其状态正直;内心正直,则外部行为法则也会显得灵验有效。
- 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坚持单一原则或方法可以使人心志专注,从而使得法则得到验证或证实。
- 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如果法则本身不纯正或有偏差,那么它所显现出的“灵验”实际上也是由于你的内心决定的。
译文:
在佛教中,心灵与法理是相互关联的一对概念。心作为内在的主宰,决定了外在法则的执行。当心灵纯净无杂念,遵循正确的道理时,外在的法条也会变得有效。坚持一种单一的行动准则或理念可以使心灵专注于此,进而使法理得到验证。然而,如果法理本身就不纯正或者存在误导,那么这些法理所展示的“效果”实际上是由我们内心的选择所决定的。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佛教中关于心灵与法则关系的观点。首先,它指出了心灵是决定一切的关键,无论是对外在法理的接受还是拒绝,都受到个人内心状态的影响。其次,诗中提到,当心灵保持清明时,外在的法理也会显得更加有价值。这强调了心灵的净化对于理解和实践佛法的重要性。最后,诗通过提出疑问,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即即使某些法理本身并不完美或正确,但如果它们能够引导我们走向一个更清净、更光明的心灵世界,那么它们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对内在转化力量的认识,体现了佛教修行的精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