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灵不为红尘扫,仙窦玲珑自天巧。
或开或合谁主张,元气淋漓出蓬岛。
压服坡陀万象高,平铺练带三江绕。
水西接轸到斜阳,勒马回□问迟早。
不见真仙只为仙,犹嫌秃发头颅老。
三生岂必石点头,三晋何□石言好。
行先之后更几人,龙奔虎噬争云扰。
吴山但见楚山高,岂知砥柱千金宝。
山崩雨蚀不知年,各得帡幪各相□。
出门小吏惊且呼,虔州刺史心生恼。
急著归鞭信马蹄,春风犹带兰香草。
烧灯更上郁孤台,吴楚东西春未了。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山灵不为红尘扫,仙窦玲珑自天巧。
  • 注释:山神不清扫世间的尘埃,因为仙洞(仙窦)精巧而美丽,仿佛是上天特意为之。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认为自然之美超越了人世的纷扰。
  1. 或开或合谁主张,元气淋漓出蓬岛。
  • 注释:有时敞开有时闭合,是谁在掌控这一切?这里充满了活力和力量,仿佛是从蓬莱仙岛上飘散下来的。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神秘和力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1. 压服坡陀万象高,平铺练带三江绕。
  • 注释:它像一座山峰一样压服了周围的一切,而且周围的景象也因为它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壮丽。它像是一条平坦的绸带环绕着三江。
  • 赏析: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通天岩的雄伟壮观。
  1. 水西接轸到斜阳,勒马回□问迟早。
  • 注释:水路从西边开始延伸到太阳落山的地方,诗人勒住马缰询问何时到达目的地。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变化和时间流逝的感觉。
  1. 不见真仙只为仙,犹嫌秃发头颅老。
  • 注释:虽然看不见真正的仙人,但这里的一切都是仙人的化身,仍然让人感到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 赏析: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传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受。
  1. 三生岂必石点头,三晋何帡幪好。
  • 注释:即使经历了三世轮回,石头也未必会点头表示认可,更何况是在三晋之地,石头是否能够提供遮蔽还是个未知。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1. 行先之后更几人,龙奔虎噬争云扰。
  • 注释:走在众人之前的人还有多少呢?龙、虎、云都在这里争斗,仿佛在争夺什么重要的东西。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竞争和生存斗争的观察。
  1. 吴山但见楚山高,岂知砥柱千金宝。
  • 注释:只是看到吴山比楚山更高,却不知道这座砥柱山是多么珍贵的宝藏。
  • 赏析:这句话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不同地域之间自然景观的差异和价值。
  1. 山崩雨蚀不知年,各得帡幪各相□。
  • 注释:山体崩塌、雨水侵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的保护和庇护。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自然界的无情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1. 出门小吏惊且呼,虔州刺史心生恼。
  • 注释:当外出的小吏被突如其来的景象吓到并惊呼时,虔州刺史心中不禁生出烦恼。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虔州刺史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情感,既有欣赏又有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画面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心。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魅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