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先生醉便歌,庄篇徒尔说焚和。
有名有守同应少,无事无求得最多。
胜处林泉供放适,清时风月助吟哦。
能抛忧责忘劳外,不纵逍遥更待何。

和尧夫安乐窝中好打乖吟安乐先生醉便歌,庄篇徒尔说焚和。

有名有守同应少,无事无求得最多。

胜处林泉供放适,清时风月助吟哦。

能抛忧责忘劳外,不纵逍遥更待何。

注释:

和:和诗,即和尧夫的诗。尧夫:尧夫是宋初著名的道士、隐士、诗人。他生活在宋代真宗至仁宗时期,与张志和齐名,被称为“二高”。《全唐诗》收录了他们的诗歌作品。

安乐窝:指尧夫居住的地方。

好打乖:善于玩弄狡黠。

庄篇:庄子的著作。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有名有守:名声和地位。

同应:相同。

多:丰富。

林泉:山中的清泉。

清节:清明的节操。

风月:自然景色。

忧责:忧虑和责任。

劳外: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

逸:安逸。

逍遥:自由自在地漫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尧夫隐居生活的一种赞美。尧夫以庄子的思想为基础,追求自由的生活,不受名利的束缚。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尧夫在隐居生活中,不仅注重内心的修炼,也注重山水的自然风光。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也是他能够写出如此优美诗歌的重要原因。

尧夫的隐居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也是一种生活哲学的实践。他在隐居生活中,追求心灵的自由、身体的健康,同时也注重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的提升。他的诗作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些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它通过描绘尧夫隐居生活中的种种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生活方式的认同和赞赏。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保持一颗平静、淡然的心态,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