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幸识系珠衣,穷走他乡未得归。
有客为传祗树法,此心便息汉阴机。
百千三昩一门入,四十九年诸事非。
寄与香山老居士,要凭二义发馀辉。

【注释】

金刚经:佛教经典,是般若部的一部重要著作。相传由古印度的摩诃衍(Mahayana)所译。

系珠衣:古代的一种装束,以五色丝线结成圆环,套在颈上,用以表示身份或修行成就。

祗树法:指菩提树下禅定。

汉阴机:指禅宗祖师达摩面壁九年,传法弟子后有“心印”之说。

三昩一门:指《金刚经》中所说的三种境界。

四十九年诸事非:指禅宗祖师达摩在面壁九年期间,曾一度离开寺院到各地去弘法。

香山老居士:指唐代僧人神秀。他曾在洛阳香山寺居住,故称香山老居士。

二义:一指佛性,二指般若智慧。

【赏析】

这首七绝表达了诗人与王正道、朱少章两位朋友对佛法的理解和体悟。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经典的理解,以及对人生修行的感悟。

首句“平生幸识系珠衣”,意思是说,我一生中有幸认识并学习了佛教经典《金刚经》。“系珠衣”是一种佛教徒的服饰,象征着信仰和修行。诗人用此来表达他对佛法的虔诚和敬仰。

第二句“穷走他乡未得归”,意思是说,虽然我一直在外奔波,但从未放弃过对佛法的追求。“他乡”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地方,象征着人生的困境和挑战。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修行的坚定意志。

第三句“有客为传祗树法,此心便息汉阴机”,意思是说,有一位知己为我传播了菩提树下禅定的方法,这让我的内心得以平静下来,不再被烦恼困扰。“祗树”是指菩提树下,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修行场所,象征着修行的圣地。“汉阴机”是指禅宗祖师达摩的“心印”之说,代表着禅宗的真谛。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第四句“百千三昩一门入,四十九年诸事非”,意思是说,经过多年的修炼,我已经掌握了《金刚经》中所说的三昧境界,同时也明白了禅宗的“心印”之说。“三昩一门”是指《金刚经》中所提到的三种境界,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修行阶段。“四十九年诸事非”则是指禅宗中的“无相”、“无住”、“无得”等修行理念。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第五句“寄与香山老居士,要凭二义发馀辉”,意思是说,我把我的心得寄给了我的朋友神秀老居士,希望他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香山老居士”是指神秀,他曾在洛阳香山寺居住。诗人用此来表达他对朋友的信任和友谊。

整首诗通过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对话和交流,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体悟,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修行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