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
南冠终日囚车府,北雁何时到上林。
开口摧颓空抱璞,胁肩奔走尚腰金。
莫邪利剑今安在,不斩奸邪恨最深。
在金日作·选二
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
南冠终日囚车府,北雁何时到上林?
开口摧颓空抱朴,胁肩奔走尚腰金。
莫邪利剑今何在,不斩奸邪恨最深。
赏析:
宇文虚中,字叔通,号龙溪居士,北宋著名诗人及爱国大臣。他的《在金日作·选二》是一组七言律诗,表达了他作为被金国俘虏的文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敌人的仇恨。首诗抒发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因长期流亡而引发的哀愁,第二首则展现了他对国家忠贞不渝的决心和对敌人的强烈愤慨,希望通过自我牺牲来消灭那些误国殃民的“奸邪”。
诗句中的“满腹诗书漫古今”,描绘了宇文虚中虽身处异乡,但依然怀抱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尚情操。这种知识渊博的形象,不仅体现了他的才华,也展示了他不变的志向与追求。然而,“频年流落易伤心”表达了他在异国他乡长时间遭受颠沛流离之苦,内心的痛苦与不安难以言表。这种情绪的渲染,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辛酸。
“南冠终日囚车府”与“北雁何时到上林”两句,通过对比南北两地的景象,反映了宇文虚中的思乡之情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北方的寒冷与南方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而北雁南飞则象征着对故乡的向往与期盼。这种强烈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宇文虚中的内心世界。
“开口摧颓空抱朴”和“胁肩奔走尚腰金”两句,通过对比“开口”与“胁肩”、“空抱朴”与“尚腰金”的反差,突出了他虽身处逆境但始终保持节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形象。这种形象塑造,既展示了他的坚韧不拔,也表达了他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深刻。
“莫邪利剑今安在?不斩奸邪恨最深。”最后两句,则是宇文虚中对自己理想的坚定承诺。他希望借助锋利的莫邪剑,去斩除那些祸害国家的奸邪之徒,以此报效祖国。这种豪情壮志,不仅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也彰显了他作为一名爱国者的责任与担当。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也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激励人心的力量。
《在金日作·选二》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与个人悲欢的诗作。通过对宇文虚中个人境遇的描述,展现了他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挣扎,以及他对祖国深沉的爱恋和对敌人强烈的恨意。这首诗不仅是对宇文虚中个人命运的记录,也是对那个时代背景下许多爱国人士共同心声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