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东台老,英声旧所闻。
能怀吐哺意,岂但枉书勤。
得士看如许,持心定不群。
愿言推此志,清浊见朋分。
小诗奉送择之仁友赴漕台之招后篇喜赵公之得士而不敢致私怨焉然别怀黯然不能成章亦足以见区区也二首
珍重东台老,英声旧所闻。
能怀吐哺意,岂但枉书勤。
得士看如许,持心定不群。
愿言推此志,清浊见朋分。
注释:
- 珍重:珍视。东台:指东晋时期名臣谢安,字安石,官至丞相,人称东山侯,故以东山代之。谢安晚年退隐在会稽东山,世称东山谢氏。这里指作者对友人谢择之的敬称。
- 英声:美好的名声。旧所闻:以前听说过。
- 能怀(wèi)吐哺意:能够怀念当年(谢)谢安辞官归田时,放下口中食物喂马的谦虚态度。
- 枉书:徒劳的书信,即劳苦的书信。
- 得士看许:能够得到如此多的贤才。
- 持心:保持自己的心态,即心态坚定,不为名利所动。
- 清浊见朋分:高尚的人与低俗的人泾渭分明,比喻彼此间有高下之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为谢择之饯行之作。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期望。
首句“珍重东台老”,表达了诗人对于谢安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谢择之的尊重。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臣,以廉洁、谦逊著称,因此用东山来代指谢安,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又暗示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像谢安一样,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谦逊有礼的人。
“英声旧所闻”一句,诗人回忆起自己过去听闻过关于谢安的美好名声,这不仅是对他过去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的期望。希望谢择之能够继承并发扬他的优秀品质,成为一代英才。
第二句“能怀吐哺意,岂但枉书勤”,表达了诗人对于谢择之才能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谢择之不仅勤奋好学,还具有谦虚的品质,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是成为杰出人才的重要素质。同时,这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谢择之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能够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第三句“得士看如许,持心定不群”进一步强调了谢择之的优秀品质。诗人指出,谢择之能够得到如此多优秀的士人,说明他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和魅力,能够吸引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这也表明谢择之能够保持自己的心态,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这是诗人对他的最高赞誉,也是对他未来成功的寄予厚望。
最后两句“愿言推此志,清浊见朋分”,则是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希望谢择之能够秉持自己的志向和原则,不受世俗诱惑,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同时,他也期望谢择之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保持清晰的界限,不被世俗的纷扰所迷惑,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这是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友人未来人生道路的真诚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