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米归来手自舂,岂知门外有晴峰。
羡公竟日尘氛远,拄颊看山幽兴浓。
心镜悬知不同调,诗坛那敢少争锋。
空馀远岳寻师意,个里何妨为指踪。
【注释】:
伏读秀野刘丈闲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秀野
秀野:地名,指山名。
负米:背米,形容生活贫困。
舂:春米。
岂知门外有晴峰:意思是哪里知道门外还有美丽的山峰。
羡公:羡慕别人。
竟日:整天。
拄颊看山幽致浓:意思是拄着脸颊欣赏山中的清幽景色。
心镜:比喻诗人的心灵。
悬知:预料。
不同调:不和调子。
诗坛:指诗人的诗坛。
争锋:争夺文坛的荣誉。
空馀远岳寻师意:意思是只有到远处去寻求老师。
个里:这里指自己。
何妨:有什么不可以?
为指踪:找到正确的方向。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归田隐居之时,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秀野”是山名,也是诗人居住的地名。诗人在这里用“秀野”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他背负着大米回家时,看到了门前的山峦,心中充满了喜悦。他想到外面还有更美的山峰,不禁羡慕不已。他拄着脸颊欣赏山中的清幽景色,感受着自然的美景给他带来的愉悦。他的心境像镜子一样明亮,与其他人不同,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在诗坛上有着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但他并不怕竞争,他敢于在诗坛上争取荣誉。他只想着寻找老师,向老师请教,以便找到前进的方向。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他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又有优美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