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足宁同曳尾龟,青山终是费心期。
陶公归去有馀乐,潘令闲居不足追。
自笑十连非所慕,未应三径苦无资。
明朝谩拥朱轮去,猿鹤咨嗟政尔为。

这首诗的格式和要求如下:

伏读秀野刘丈闲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秀野    
骥足宁同曳尾龟,青山终是费心期。    
陶公归去有馀乐,潘令闲居不足追。    
自笑十连非所慕,未应三径苦无资。    
明朝谩拥朱轮去,猿鹤咨嗟政尔为。    

注释

  • 伏读: 恭敬地阅读。
  • 秀野刘丈: 指作者的朋友或亲戚,名字不详。
  • 闲居十五咏: 指刘丈写的15篇文章。
  • 谨次高韵率易: 谨慎地跟随原意,用简练的语言表达。
  • 痛加绳削是所愿望: 强烈希望对方能够严格地修改这些作品。
  • 秀野: 指优美的山水环境。
  • 骥足宁同曳尾龟: 比喻人的命运各不相同,无法相提并论。
  • 青山终是费心期: 表示即使努力也无法达到目的。
  • 陶公归去有馀乐: 借用“陶公”指晋朝陶渊明,形容他归隐后生活快乐。
  • 潘令闲居不足追: 潘令指晋代潘岳,形容他虽然闲居在家也有许多成就。
  • 自笑十连非所慕: 自嘲没有追求十连(古代一种官职)的志向。
  • 未应三径苦无资: 暗示自己没有三径(指隐居的生活),也没有资金。
  • 明朝谩拥朱轮去: 暗示自己将要离开朝廷,去享受隐居的生活。
  • 猿鹤咨嗟政尔为: 感叹政治腐败,使得贤才无用武之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刘丈的诗歌和他自己的志趣,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不满。诗人通过“骥足宁同曳尾龟”、“青山终是费心期”等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不同命运的看法,以及对陶公归隐后生活快乐的羡慕。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没有追求十连(古代一种官职)的志向,也没有资金,只能过着隐居的生活。最后,诗人以“明朝谩拥朱轮去”表达了自己即将离开朝廷,去享受隐居的生活的决心。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