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高卧碧江头,门掩西风万木秋。
重喜青山还绕屋,却嫌黄叶渐平沟。
开轩且放浮岚入,决水徐通废圃流。
便觉园林顿萧爽,不妨随境味玄幽。
【注释】
丈人:对老人的敬称。重喜:再次喜。开轩:打开窗户。决水:挖开沟渠。徐:慢慢。玄幽:深奥而幽远。
【赏析】
《次秀野杂诗韵葺居二首》,是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此诗作于元好问隐居秀野时。
前两句“丈人高卧碧江头,门掩西风万木秋”,写诗人隐居秀野后的生活。丈人,是对老人的称呼;高卧,指在室内静卧,形容诗人安贫乐道,怡然自得;碧江,即秀江,指秀野中的河流;掩,关闭;西风万木秋,描写诗人所居之地,秋风萧瑟,万物凋零的景象。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隐逸之后生活的宁静、悠闲,同时也表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性格特点。
后两句“重喜青山还绕屋,却嫌黄叶渐平沟”,写诗人看到秀野的自然景色而产生的感情。重喜,再一次欣喜;青山,指秀野中郁郁葱葱的青山;绕屋,指山环抱着屋宇;却嫌,表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不满意;黄叶,指秋天的树叶变黄;渐平沟,指树枝上的叶子逐渐从树上飘落,掉进了河床的沟渠里。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秀野自然景色的喜爱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后两句“开轩且放浮岚入,决水徐通废圃流”,继续描述诗人在秀野中的生活情景。开轩,打开窗户;浮岚,指山间流动着的云雾;决水,挖开河渠;徐,慢慢地。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开窗的时候,看到秀野中的山间的云雾飘荡进屋子来;同时,他又挖开了河渠,让废置已久的园地重新流淌起来。
最后两句“便觉园林顿萧爽,不妨随境味玄幽”,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便觉,立刻觉得;园林顿萧爽,指诗人在秀野中生活一段时间后,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不妨,表示诗人对随处可游的态度;随境,指随遇而安;意玄幽,意为心灵深处的感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秀野中生活的愉悦心情,以及他对随处可游、随境而安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秀野中山水、树木、云雾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宁静、悠闲、愉悦和豁达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人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