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篑工夫莫坐谈,便教庭际涌千岩。
眼中水石今成趣,物外烟霞旧所耽。
泉细寒声生夜壑,香销暝霭变晴岚。
儿童也识幽栖地,共指南山更近南。

【注释】

假山:用石头、土石等堆砌成的假山。

掬水为瀑布:把水舀出,形成小瀑布。

二首:这里指第二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



一篑工夫莫坐谈,便教庭际涌千岩。

眼中水石今成趣,物外烟霞旧所耽。

泉细寒声生夜壑,香销暝霭变晴岚。

儿童也识幽栖地,共指南山更近南。

【译文】

不要在庭院里空谈,只需一筐碎石便能形成千叠的山景。

眼前的山水已令人感到乐趣无穷,物外的云霞曾是我爱好的东西。

泉水细细流淌发出清冷的声音,夜色中山谷里的云雾逐渐消散,天边出现一片晴空。

孩子们也懂得如何寻找幽静的住处,一同指引着我们到南方去。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游假山时即兴吟咏之作,描写了假山之胜和作者游览的感受。全诗构思新颖奇特,语言清新自然。

首联“一篑工夫莫坐谈,便教庭际涌千岩”写观假山之奇。诗人说:“你坐在亭子里,别闲扯那些没用的话。”接着,他以一筐碎石堆积成千叠的山景作比,形象地说明只要肯下功夫,就能使假山千叠。这一联看似平淡无奇,却富有哲理,它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只要肯下一番苦功,都能创造出奇妙的境界来。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中间两联是写假山之美。“眼中水石今成趣,物外烟霞旧所耽”。意思是,眼前的山水景色如此美妙,以至于使我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兴趣;物外的云霞曾经是我的爱好,现在看到它们,也不禁为之动情。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假山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感慨。

尾联“泉细寒声生夜壑,香销暝霭变晴岚”写夜晚观瀑听泉之感。诗人说:“泉水细细流淌发出清冷的声音,夜色中山谷里的云雾逐渐消散,天边出现一片晴空。”这一联既描绘了夜晚观瀑听泉的美景,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儿童也识幽栖地,共指南山更近南”是全诗点睛之笔。意思是说:孩子们也懂得如何寻找幽静的住处,一同指引着我们到南方去。这里的“幽栖”指的是远离尘嚣、清静幽雅的地方;“南”则是指南方。这两句诗既表明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自己情感的诗歌,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假山之奇和诗人游览时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