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世道即漂沦,何事今年失此人。
礼乐端能怀益友,琴笙忍遽乐嘉宾。
亦知游好曾通谱,却记登临唤卜邻。
两首悲诗数行泪,感伤那复斗清新。

【注释】

奉同都运直阁张丈哭敬夫张兄:我与同都运直阁张丈一起为敬夫张兄痛哭。张丈,即张维,字敬夫。张兄,即张纲,字敬夫(见《宋史·张纲传》)。

不应世道即漂沦:既然不能顺应世俗而遭贬谪。

何事今年失此人:为什么今年失去了这个人?

礼乐端能怀益友:在礼乐方面,您本可以结交有益于自己的人。端,指端正、正直。

忍遽乐嘉宾:怎能轻易地高兴起来?遽,通“遽”。

亦知游好曾通谱:也知道你们有共同的兴趣和交情。通谱,即互通音问。

却记登临唤卜邻:还记得我们曾经一起登高吟咏,并相互邀约邻居饮酒。

两首悲诗数行泪,感伤那复斗清新:这两首悲悼的诗歌流着几行泪水,悲伤的心情怎么能比得上当年写文章时的清新呢!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诗人朋友张纲的七律诗。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哀悼之情。

起句“不应世道即漂沦”,是说张纲之所以遭贬谪,是因为不附权贵,违背了当时的世道人情。“何事今年失此人”,则是说为什么今年失去了这样一个朋友呢?“礼乐端能怀益友”,是说张纲在礼仪和音乐方面很有修养,因此能结交有益的朋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纲的钦仰。

颔联“琴笙忍遽乐嘉宾”,“琴笙”,都是古代乐器。“客”,指客人,这里指友人。“忍遽乐嘉宾”,意思是说,在音乐方面能够交到这样一位宾客,实在令人感到欣喜。“忍遽”二字用得十分巧妙,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宽慰,也表现出他对友人的怀念。

颈联“亦知游好曾通谱”,“游好”,指朋友间的交往。“通谱”,即互通音问。这两句是说,虽然我们彼此之间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但我知道我们之间还有联系。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了解,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两首悲诗数行泪,感伤那复斗清新”,是说,这两首哀悼的诗歌,有几行泪水。悲伤的心情怎么能比得上当年写文章时的清新呢?这两句既是对死者的悼念之情的抒发,也是对自己过去作品的反思和总结。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